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藏族作家
B: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法国作家
C: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藏北游历》
D: 《壶口瀑布》——梁衡——当代作家
2、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B: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战。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 ②④①⑤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⑤①③②
4、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 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C: 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D: 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yùn) (chéng)清 酝(niàng) (zhù)蓄
B: (jiǎo)健 苔(xiǎn) 胳(bó) 抖(sǒu)
C: 画(píng) (sài)外 水(zǎo) (zháo)落
D: (bǔ)捉 胸(jīn) 肌(fū) 狼(jí)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念(dào) 愧(zuò) 吊(yàn) 转弯角(mǒ)
B: 灭(jiān) 晓(fú) 妒(jí) 文绉(zōu)
C: 荒(miù) 寒(jìn) 阻(yè) 毛骨然(sǒnɡ)
D: 尬(ɡān) 瓦(lì) 问(jié ) 惊涛浪(hài)
8、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B: 单纯以“学以致用”的多寡来定义教育的成功,未免有失偏颇。(应在“成功”后加“与否”)
C: 当下文化发展呈现出庸俗化的格局,看起来热闹,但是什么也没留下。(应把“格局”改为“形态”)
D: 北京市鼓励乘客合乘出租车以解决出行时打车难。(应把“打车难”之后加“的问题”)
9、下列各组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ǒ)箩 确(záo) 御(pìnɡ) (xiǎn)为人知
B: 沉(diàn) (bīn)临 (zènɡ)亮 (fēn)外妖娆
C: (jūn)裂 (bèi)谬 (zhǐ)尺 毋庸(zhuì)言
D: (jīn)持 繁(yǎn) 蹂(lìn) (yān)奄一息
10、下列各组词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髙miǎo 镜léng 蓄chǔ 悴qiáo
B: 竦zhǐ 临lì 干shè 粗guǎng
C: 斜qī 嘴juē 并志dǔ
D: 收liǎn 甲kuī 蔽yīn 矩y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 1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 2 )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1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楚人以晏子短”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吾欲辱之,何以也
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岁以大穰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晏子的一段话,衍生出多个成语,如“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等。
B: 选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了晏婴这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的外交家的形象。
C: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家尊严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既委婉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 这则故事和课本上的《晏子使楚》一样,告诉了我们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也可以提醒很多人,对人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
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晏子 延: ②傧者道 更:
③晏子曰: 对: ④故使楚矣 宜: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②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丝路织锦

青玄

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②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③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总之,羊、鸟、鹿、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人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④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卷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⑤初唐时期,联珠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丝绸之路沿途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与花蕾的配合等。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团案图样。联珠团花的花朵变得饱满,花瓣轮廓更加细腻,层次也更丰富,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⑥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那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织锦上所表现出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或淡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耀眼夺目,仿佛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再次向世人表明,塞上驼铃、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更是中西文化双向汇流的通道。

( 1 )下面这句独自成段的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所在的正确位置应该是:( )

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A: ①②段之间
B: ②③段之间
C: ③④段之间
D: ④⑤段之间
( 2 )下列有关选文结构或写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全文看,选文所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是时间顺序。
B: 选文从织法角度,主要介绍了平纹经锦、斜纹经锦、联珠纹锦这三种织锦类型。
C: 全文是“总分”结构,第②-⑥段都属于“分”的部分。
D: 从说明语言上看,本文总体上属于“平实说明”。
( 3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是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直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贸易通道。
B: 中原丝织品上的西方元素纹样和图案是西域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影响的结果。
C: 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丝绸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
D: 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阅读议论文《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回答相关问题。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①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②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可能有打狗棒。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或干脆远离红尘。
③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④“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⑤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举野牛的例子论证“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

( 3 )根据你对第⑤段中“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请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班级名和老师名。(2)字数要求不得少于600字。(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的滋味只需我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