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古典诗词都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下列各项只有______不能直接找到古诗词渊源。( )
A: 《满城尽带黄金甲》
B: 《众人划桨开大船》
C: 《在水一方》
D: 《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B: 《国家宝藏》开播之初,九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发在网络上答疑解惑,为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贡献力量。
C: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精准扶贫和减税降费等成为热点。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3、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 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不忘记历史。
C: 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 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宣泄 勾当 一义孤行 面面相觑
B: 干系 怨怅 鸠占鹊巢 思贤如渴
C: 调停 筵席 三顾茅庐 富丽堂皇
D: 失礼 盘缠 不可名状 自吹自擂
5、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细细_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_,杜耒喝出了“寒 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______。

A: 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 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 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 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嘛?害得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楼道里人迹罕至
C: 他咄咄逼人 , 气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D: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 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我。
7、

下列词语中全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懊脑 隐密 获益匪浅 轻飞慢舞
B: 海域 峰峦 小心义义 津津有味
C: 嬉戏 诀别 更胜一筹 夜色苍茫
D: 敧斜 滑稽 水波鳞鳞 毫不犹豫
8、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和蔼ǎi 馈guì赠 铭míng记 吮shǔn吸
B: xuàn(目) què(桥) cuō(洗) chóu(备)
C: (桂冠guān 冠guàn军) (记载zǎi 超载zài) (湖 泊pō 停泊bó) (轴zhóu心 压轴zhòu)
D: (顷qǐng刻 倾qīng倒) (游弋yì 摇曳yè) (旷kuàng野 粗犷guǎng) (阁楼lóu 镂lòu空)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删掉“随着”)
B: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将“提高”改为“加强”)
C: 杨教授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删去“多次”或“反复”)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将“多方面”与“多领域”互换位置)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每次出门上学时,妈妈总是强聒不舍,一向听话的我对她也有些反感了。
B: 我感冒发烧,住进医院打点滴,在这弥留之际,老爸楼上楼下地跑,为我挂号抓药忙得不可开交。
C: 在祖国的领土和民族的主权受到侵害的时候,中华儿女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行。
D: 学习上,只要我们心无旁骛,努力刻苦,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 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2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张,与黄经臣、卢航等表里为奸,措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祥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 1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武备宽 ________

指为生事________

③时童贯权张________

如其言________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 4 )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摘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材料二)2019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带来了“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并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

(材料三)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查,増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

(材料四)2018年5月26日,随州市首届小学生书法大赛在曾都区文峰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地推荐的297名优秀选手参加了现场比赛。此次书法比赛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广大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推动我市书法教育深入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次书法比赛分硬笔正楷和毛笔书法两种,参赛选手必须参加硬笔正楷比赛,同时可兼报毛笔书法比赛,毛笔书法字体不限。

( 1 )下面关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篆书是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B: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字体,书写效果略微长窄,横画短而直画长,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
D: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 2 )阅读四则材料后,你得出什么结论?
( 3 )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你支持“把中小学书法教育纳入考试”吗?请阐述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登庐山(有改动)

季羡林

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

②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我一边仿佛为这神奇的绿色所制服,一边嘴里哼着苏东坡那一 kuài zhì人口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我很后悔,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马虎,对岭与峰的细微区别没有弄清楚。到了此时,悔之晚矣。无论横看,还是侧看,我都弄不明白苏东坡用意之所在。我只觉得,苏东坡没有搔着痒处,没有真正抓住庐山的神韵,没有抓住庐山的灵魂,空留下这一首传诵古今的名篇。

④到了我们的住处以后,天色已经黄昏。窗外松涛澎湃,山风猎猎,鸟鸣在耳,蝉声响彻,九奇峰朦胧耸立,天上有一弯新月。我耳朵里听到的是松声,眼睛仿佛看到了绿色。我在庐山的第一夜,做了一个绿色的梦。

⑤中国的名山胜境,我游得不多。五十年前,我在大学毕业后,当了高中的国文教员。虽然为人师表, 却只有二十三岁。我当时童心未泯,颇好游玩。曾同几个同事登泰山,没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南天门。在一个鸡毛小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攀登玉皇顶,想看日出。适逢浮云蔽天,等看到太阳时,它已经升得老高了。我们从后山黑龙潭下山,一路饱览山色,颇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情趣。泰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评断,我想用两个字来概括泰山,这就是:(甲)。

⑥六年以前,我游了黄山。那一次游黄山,日子过得不细致,有点马马虎虎,颇有一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味道。我从前山温泉向上攀,经过了许多名胜古迹,什么一线天、蓬莱三岛等,下午三时到了玉屏楼。回望天都峰鲫鱼背,如悬天半。在玉屏楼住了一夜,第二天再向北海前进。一路上又饱览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在北海住了两夜,看到了著名的黄山云海和奇峰怪石。世之论者认为黄山以古松胜,以云海胜,以奇峰胜,
以怪石胜。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话。从审美的角度来评断,我也想用这两个字来概括黄山,这就是:(乙)。

⑦今天我来到了庐山,下定决心,在庐山,日子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过,认真在意地过,把每一个细微末节,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要仔细玩味,决不能马马虎虎,免得再像游黄山那样,日后追悔不及。我也确实这样做了。几天以来,我几乎游遍整个庐山。mào 林 xiū 竹,大陵深涧,岩洞石穴,飞瀑名泉。我觉得,这一次确实是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一点也没有敢疏忽大意。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变幻莫测的白云,流动不息的飞瀑,我都全心全意地把整个灵魂都放在上面。我只希望,到得庐山之游成为回忆时,我不再追悔。

⑧庐山千姿百态,很难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概括。但是,总起来说,庐山给我的印象同泰山和黄山迥乎不同。在这里,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岭,无不长满了松柏。杉树更是特别郁郁葱葱,尖尖的树顶直刺云天。目光所到之处,总是绿,绿,绿,几乎看不到任何别的颜色,是一片浓绿的天地,一片浓绿的大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也想用两个字来概括庐山,这就是:(丙)。

⑨我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绿是有层次的。有时候蓦地白云从谷中升起,把苍松翠柏都笼罩起来,笼罩得迷蒙一片,此时浓绿就转成了青色,更给人以秀润之感,可惜东坡翁当年没能抓住庐山这个特点,因而没有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成为千古憾事。我曾在含鄱口远眺时信口写一七绝:近浓远淡绿重重,
峰横岭斜青蒙蒙,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ài(________)zhì(________)人口 mào(________)林 xiū(________)竹

( 2 )请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3 )阅读第⑤—⑧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全文内容,将“诡奇”、“秀润”、“雄伟”三个词语选填在文中(甲)、(乙)、(丙)三处的横线上,分别概括泰山、黄山、庐山的特点。)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②本文名为“登庐山”,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登泰山、黄山的经历?

________

( 4 )下列选项中对于文中出现的苏轼和季羡林的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诗表现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特点,并借景说理。
B: 季羡林的诗意在强调庐山的“绿”,借以赞美庐山。
C: 苏轼没有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游览庐山时不解庐山的神韵。
D: 季羡林在本文中引用并改写苏轼的诗,意在表现两人叙述的角度不同。
( 5 )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⑨段中加下划线词“绿”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是何其宽广;辛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