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词作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颔联运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人事的变迁,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感慨 。 C: 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 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
2、 | 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了《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B: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C: 10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 D: 提起神奇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B: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 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 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
4、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B: 欢乐谷举行巡游演出,杂技演员的好身手让游客们叹为观止。 C: 这位老爷爷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对任何事情都是吹毛求疵 , 精益求精的。 D: 内心已没有了那时的歇斯底里 , 取而代之的是云淡风轻。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表示会加大力量生产好产品。 B: 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握团结合作这个最有力武器,人类才可能彻底战胜疫情。 C: 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D: 巴中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走亲访友,美不胜收。 B: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兀兀穷年 , 把大半辈子光阴都奉献给敦煌石窟的研究。 C: 广播电视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推波助澜 , 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D: 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真准备,置身事外 , 确保学生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
7、 | 选出下列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了泰山之巅,俯视一切,不免豪情满怀。 D: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8、 |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9、 | 选出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金樽(zūn) 投箸(zhù) 歧路(qí) B: 琵琶(pí bā) 混沌(dùn) 爝火(jué) C: 分麾(huī) 炙(zhì) 的卢(dí) D: 霹雳(pī lì) 塞外(sài) 鼎彝(yí) |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同辈的子弟,取名是有讲究,苏轼、苏辙兄弟,两人名字的偏旁都与车辆有关,《红楼梦》中贾宝玉同辈兄弟的名应该与“玉”有关,都是“斜玉旁”,比如贾环、贾珍、贾琏。 B: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在蒲松龄笔下,它们成了富有灵性的生灵,幻化成人,大多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C: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韩愈的《马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秉承这一宗旨。 D: 《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中的“伛偻提携”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指的是“老老少少的行人”,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意思相同。 |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_______的遭遇。颔联采用________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 )诗歌的颈联揭示了什么哲理?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有删改) (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①少与王安石游________ ②以吝故不及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 )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________等,而缺点在于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 4 )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 ) A: 嫉恶如仇 B: 左右逢源 C: 春风化雨 D: 客观理性 |
草木恩典
李丹崖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孩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⑤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⑥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
⑩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 ,它们一直在轮回。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恩典)旧指帝王按定制给臣子的赏赐。后泛指恩惠。
( 1 )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
( 3 )第⑤段中加点的“轮回”一词具体指什么?请概括。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 1 )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