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唐山市西华楼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课内外内容填空
( 1 )春天里有花: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里有树: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里有愁: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夏天的雨大: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花红: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叶落: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冬天的雪大: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万里雪飘。
( 2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本文选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短篇小说________。
( 2 )文章主要采用了前后内容________的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________。

多音字组词。

澄chénɡ______ 转zhuàn______ 涨zhǎnɡ______

dènɡ ______ zhuǎn______ zhànɡ______

三国歇后语:

①关公面前耍大刀——______

张飞使计谋——______

曹操下江南——______

文化常识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的故事,主要人物有______等。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词语巧搭配。

导致______ 合同

展开______ 垮塌

组装______ 讨论

签订______ 零件

统一的______ 世界

奇妙的______ 标准

飘逸的______ 问题

复杂的______ 秀发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敲成玉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稚子:______

②钲:______

③磬(qìng):______

④玻璃: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

林海音

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地,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⑪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⑫“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⑬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⑭“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⑮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的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⑯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⑰“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⑱“谁?”

⑲“骆驼呀!”

⑳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21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贝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 1 )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

( 2 )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

( 3 )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 ________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⑮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 4 )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 5 )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 6 )“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拟题时,自拟主标题,可将“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 作为副标题。运用本学期学到写读后感的方法,可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想。

②仔细观察右边任意一幅漫画,认真思考画面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自拟文题,写出你获得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明媚笑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