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农林下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 1 )一日无书,________。
( 2 )读书破万卷,________。
( 3 )________,善读之可以医愚。
( 4 )黑发不知________,白首方悔________。
( 5 )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择搭配。

恬静的______

A.琴声

雪亮的______

B.月光

美妙的______

C.脸上

清幽的______

D.浪花

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扰那本书会不会卖光。______

②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枝撑着。______

③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历我们的话。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1 )________我的诗写得很糟糕,________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 2 )________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________我一直在写作。
( 3 )我们________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________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 4 )________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________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示儿”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中作者因______ 而“悲”,表达了作者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搭配题。

态度 ______ A.坚定

悲痛的 ______ B.琴声

性格 ______ C.坚决

悲惨的 ______ D.故事

身体 ______ E.坚毅

悲壮的 ______ F.心情

立场 ______ G.坚实

悲凉的 ______ H.生活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 第四句中诗人“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 2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看懂公交线路图

材料一:

现在,我们提倡绿色出行。所以需要我们看懂公交线路图,才能正确的乘坐公交车出行,下面我教一教大家:

首先看箭头指示方向就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若要反方向而行,则去马略对面公交站台;其次要看自己要去的地方要坐哪一路公交车,然后可以了解一下时间、车票、首末发车时间的信息;现在多数公交车是无人售票,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或公交卡;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公交公司的APP或导航系统查询自己所乘车辆的到站时间。

材料二:

( 1 )观察以上三个公交站牌,你会发现这三个公交站名分别是土桥、________、________。
( 2 )小明家住在十里铺要去外婆家,需乘车到武胜路,他应该乘坐________(数字)路公交车,经过________(数字)个站。
( 3 )从钟家村这个站点乘车,乘坐579路公交车能直接到桃花岛吗?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因为579路车站牌上有桃花岛这个站点。
B: 不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
C: 不能,站牌上无桃花岛这个站点。
D: 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
( 4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交站牌上的箭头指示方向不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
B: 现在多数公交车是要买票的,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
C: 现在乘公交车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支付车费。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掌声,给以人鞭策,给以人鼓舞……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聆听过很多掌声。请你以“掌声”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提示:叙事有条理,语句通顺,中心突出,字迹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不懂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