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
1、[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 1 )lí míng________前的天空yù fā________黑起来。 ( 2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________。 |
2、[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写近义词:抵御——______ 胆怯——______ 写反义词:推辞——______ 胆怯——______ |
3、[查看原题] 根据要求填空。 万古长青 千山一碧 翠色欲流 ①这三个成语都有一个表示绿色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三个成语的区别是“万古长青”表示绿的______;“千山一碧”表示绿的______;“翠色欲流”表示绿的______。 |
4、[查看原题] 认真读句子,正确选择省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填序号。 省略号的作用: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语意跳跃;C.表示列举的省略;D.表示话未说完。 ( 1 )“可恶!然而……。”四叔说。________( 2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________ ( 3 )“我……要钱……”________ ( 4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________ |
1、[查看原题] 读句子,填写恰当的叠词。 ( 1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________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 2 )满院子的白光,是________的,________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 3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________的桂树,________的枝,________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________的骨朵儿了。 ( 4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________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 5 )河水的________,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
课外阅读。
望天门①山
天门中断②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④相对:互相争比。⑤孤帆:指一只小船。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 1 )填空。A这首诗用“________”描写山的险峻,用“________”描写山的秀美。
B这首诗用“________”描写水的湍急,用“________”描写一叶孤舟。
( 2 )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时候,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祝员外有个女儿叫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达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做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泡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崩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 1 )祝英台为什么去杭州访师求学?她是怎么说服其父同意的?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今天,请把你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成一封信,与他们真心“交谈”。
注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理解你的看法,接纳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