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示儿》和《己亥杂诗》。 |
1、[查看原题] 形近字组词。 泻______ 泄______ 写______ |
2、[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 1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两情若是长久时, ________。 ( 2 )《牛郎织女》是一篇________,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的故事,寄托了善良的人们________。 ( 3 )“牛郎织女”现在作为成语,用以比喻________。我们可以用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3、[查看原题] 加偏旁组词。 秀______ 寺______ |
4、[查看原题] 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 ( 1 )悠然自得:________ ( 2 )理直气壮:________ |
1、[查看原题] 连线。 ( 1 )《三国演义》 童话故事 《西游记》 历史故事 《亡羊补牢》 民间故事 《丑小鸭》 神话故事 《牛郎织女》 寓言故事 ( 2 )七夕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1 )解释词语。驱驰:________
横戈:________
( 2 )“报主情”的“主”指的是________。“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sā sǎ)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quān juàn juān)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xiān xiǎn)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 1 )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_的仙女 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的衣衫
________的图书 ________的词语
( 3 )作者从写作中感悟到了什么?阅读做笔记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