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读诗《寻隐者不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松下问童子,______。 只在此山中,______。 |
1、[查看原题] 把词语补充完整。
| ||||||
2、[查看原题] 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 改为感叹句:______ | ||||||
3、[查看原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冬暖______ 无影______ 安然______ | ||||||
4、[查看原题] 读课文《黄鹤楼送别》填空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两句话属于______句式,这种句式的表达作用是______。它描写了______,为后文抒情作铺垫。 |
1、[查看原题] 想一想,连一连。 美丽的 关系 治疗 探索 温暖的 地球 吸收 疾病 密切的 世界 凝成 热量 神秘的 阳光 继续 水滴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1 )解释字意或词意。泊:________ 啼:________ 渔火:________
( 2 )本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月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山寺。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农民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 1 )第①段中的“年近花甲”中“花甲”指________岁。……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 4 )第④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的心灵震颤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一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 6 )从两次牵手中你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