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重庆市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校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1 )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
( 2 )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 3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 4 )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
( 5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回忆课文《钓鱼的启示》内容,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完整的话,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______我和父亲在月光下得意地欣赏起那条漂亮的大鲈鱼。

______我和父亲整理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______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______我小心翼翼地操纵着鱼竿,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尾跳跃。

______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鱼上钩了。

______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不仅……还……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都…… 不管……总…… ……因此……

( 1 )________今天下大雨,________小红仍然坚持到少年宫去学习。
( 2 )小红________学习好,________爱帮助别人。
( 3 )________爱帮助同学,________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 4 )最近,小红坚持天天写日记,________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按原文《狼牙山五壮士》填空。

①战士宋学义______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______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②战士们也______,相继从______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的口号声:“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

简单 简便 简易 简陋 简朴

①这道题太______了,我很快就写出了答案。

②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______的木板房里。

③你的算法比我的______多了。

④这里的条件太______了,只好请您委屈一下。

⑤周总理那______的生活作风令人感动。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彭公案》 ______ A.施耐庵

《三侠五义》 ______ B.吴承恩

《水浒传》 ______ C.贪梦道人

《红楼梦》 ______ D.石玉昆

《三国演义》 ______ E.曹雪芹

《西游记》 ______ F.罗贯中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望天门①山

李白

天门中断②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④相对:互相争比。⑤孤帆:指一只小船。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 1 )填空。

A这首诗用“________”描写山的险峻,用“________”描写山的秀美。

B这首诗用“________”描写水的湍急,用“________”描写一叶孤舟。

( 2 )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课文 《诺贝尔》片段,回答问题。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继续 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动 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 叫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 1 )“他,就是诺贝尔”能否改成“他就是诺贝尔”?说说你的理由。

( 2 )选择合适的词语。

(继续 连续)________ (震动 震撼)________ (呼喊 叫喊)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真诚陪伴我们的朋友,有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有无私帮助我们的陌生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人,把你想说的内容写成一封信给他(她)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僅有的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