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无锡市宜兴市实验小学本部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书法秀。请默写虞世南的《蝉》中你最喜爱的诗句,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满腔______ 悬崖______ 斩钉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心系祖国,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图享乐,林升无比愤慨地讽刺道:“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当政者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龚自珍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 2 )《少年中国说(节选)》中引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

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举:A、发起,发动 B、全 C、提出 D、向上托或伸

①圆明园是一座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

②1941年秋,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进攻。______

③老师的这个例子生动、有趣。 ______

④他是个上课爱手的小学生。 ______

读拼音,写词语



luó kuāng

gāo bǐng

chán rào

chén jìn

jiǎn sh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把搭配的词语选出来

周游______ A.专业 

选择______ B.对话 

倾听______ C.故事 

编写______ D.世界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1 )九州在诗中是指________,乃翁是指________。
( 2 )这首诗看出作者的________情怀。
( 3 )作者希望“王师”是________。
( 4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用原句回答),诗人的遗恨是________(用原句回答),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用原句回答)。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一家

少年儿童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生活多么幸福!可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在毛泽东的一家中,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拼命地屠杀共产党人。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b( f()。1930年11月24日,年近29岁的杨开慧在长沙英勇就义。

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在新疆开展革命工作时被敌人逮捕。敌人残酷地(zh5 zh6)磨了他70多天后,用惨无人道的手段秘密杀害了毛泽民。

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弟。1935年4月,在一次同敌人作战中,为了掩护战士们突围,他光荣地牺牲了。

毛泽健是毛泽东的堂妹。一次,毛泽健指挥游击队在同敌人作战中不幸被捕。残暴的敌人梦想从她身上捞到我党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打得她皮开肉(zh4n dìng),鲜血淋漓,被敌人杀害时只有24岁。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为了抗美援朝,保家(w7i w8i)国,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同敌人作战。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献出了28岁的宝贵生命。

毛楚雄是毛泽东的侄子。他被敌人杀害时,年仅19岁。

毛泽东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他的6位亲人为革命而死,比泰山还重,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bǔ fǔ) ________(zhē zhé)磨

皮开肉________(zhàn dìng) 保家________(wěi wèi)国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血雨腥风”的意思:________。

( 3 )用“血”写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文中提到毛泽东的六位亲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5 )你知道“比泰山还重”出自哪句名言吗?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题目:我最喜欢的爱国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故事”“歌曲”“诗歌”……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以及对你产生的重要影响,注意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年少无知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