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海口市英才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书写检验。(将古诗《枫桥夜泊》补充完整,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

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jiàn

jiàn

gōu

sāi

yì yì

飞______

实______

上______

鱼______

小心______

读拼音,写汉字。

diǎn lǐ______

xié shāng______

huì jí______

xuān bù______

diàn niǔ______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______,故园无此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此声”指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思想感情。

我能把下面句子合二为一。

妈妈下班回到家里。

妈妈放下背包就开始做饭。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彭公案》 ______ A.施耐庵

《三侠五义》 ______ B.吴承恩

《水浒传》 ______ C.贪梦道人

《红楼梦》 ______ D.石玉昆

《三国演义》 ______ E.曹雪芹

《西游记》 ______ F.罗贯中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1 )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 2 )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 3 )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 4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奇妙的唾液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 1 )读了短文,我知道唾液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2 )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将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比较,突出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
( 4 )第四自然段中划线的词“几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请你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


友情提醒:(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件具体的事来写。(2)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习作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多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