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1 )夫君子之行,静以________,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诸葛亮) ( 2 )居安思危,________。( 魏征) ( 3 )由俭入奢易,________。 ( 4 )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朱用纯)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①一口咬去牛尾巴。______ ②千字插中间,北字分两边。______ ③左边一个王老头,右边一个白老头。两人同坐大石头,碧波荡漾乐心头。______ |
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ɡ)______ 暂时(zàn zhàn)______ 智慧(zì zhì)______ |
写出近义词 掩护—______ 转移—______ 紧跟—______ |
比一比,试着组词。 拟______ | 损______ | 殉______ | 暗______ | 似______ | 勋______ | 询______ | 黯______ |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七夕 农历九月初九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八月十五 拜双星乞巧 中秋节 农历七月初七 登高插茱萸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 )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 3 )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4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 5 )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敲掉不要的李子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歇工的第一天,父亲扛着一根竹竿往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全村也基本是用这样的竹竿来采摘李子。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把李子从树上敲下来。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
( 1 )看到短文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 2 )本文共86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大约为________分钟。
( 3 )本文发生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六月初
B: 七月初
C: 八月初
D: 九月初
( 4 )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 )。
A: 李子太多,采摘太辛苦
B: 想等李子的收购价涨上去
C: 不想费时费力采摘却拿来贱卖
D: 想要看李子烂在李树上
( 5 )请写出父亲打李子日寸的两种感受,试着解释为什么父亲会有这样的感受。
( 6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两个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狮子和大象
狮子想击倒它的强大对手大象。可是,它害怕大象的鼻子,一直不敢动手。终于,它想出了一条诡计。狮子与大象又相遇了,狮子的一番话使大象相信长鼻子损害了自己的伟大形象而立即截短了它。这时,狮子才露出了真相,向大象扑去,大象失去了威力,成了狮子的美餐。
要求:1.根据提供的材料,以《狮子和大象》为题,扩写全文。2.把表现中心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答案
1、 | ( 1 )【第1空】修身非宁静 【第2空】无以致远 ( 2 )【第1空】戒奢以位 ( 3 )【第1空】由奢入俭难 ( 4 )【第1空】当思来处不易 【第2空】恒念物力维艰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告 【第2空】乖 【第3空】碧
 |
2、 | 【第1空】chēnɡ 【第2空】zàn 【第3空】zhì
 |
3、 | 【第1空】保护 【第2空】移动 【第3空】紧随
 |
4、 | 【第1空】拟人 【第2空】损失 【第3空】殉职 【第4空】暗淡 【第5空】似乎 【第6空】功勋 【第7空】询问 【第8空】黯然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答案
1、 |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答案
( 1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 2 )【第1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第2空】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 3 )
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 4 )B
( 5 )
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第1空】为什么要敲掉不要的李子?怎样敲掉不要的李子?
( 2 )【第1空】略
( 3 )B
( 4 )C
( 5 )心疼、愤怒。因为长势喜人的李子没人收购只能被打掉,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父亲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 6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从摘李子的速度上可以看出来;父亲还是一个聪明有远见的人,从他把枝头的李子打下来做肥料可以看出来。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用微笑、帶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