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新世纪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运用诗句,名言警句填空。
( 1 )铺张浪费时,你要告诫自己:“居安思危,________。“当虚度光阴时,你会认识到:“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
( 2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佳句,如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辨字组词

误______ 趟______ 像______ 佣______

娱______ 趣______ 豫______ 诵______

坐______ 骗______ 继______ 原______

座______ 编______ 断______ 愿______

附加题。

世界之最我知道。

( 1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
( 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 3 )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是:________。
( 4 )世界上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是:________。
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iè xuè)______ 费(jiǎo jiāo)______ 高(qiāo qiào)______

(bì pì)______ 客(zh6n zh6n)______ 深筒鞋(dīng dìng)______

仿写。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赞美青松,赞美他的______,赞美他的______,赞美他的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词语搭配,连一连。

粉碎 战争 坚强的 气孔

创造 敌人 坚固的 堡垒

坚持 扫荡 伟大的 洞口

打击 奇迹 隐蔽的 贡献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写出其表达的感情。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内语段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1 )将这段话分成四层,按顺序排列层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外祖父教导我要学习梅花的精神。

B.赞美梅花的精神。

C.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D.赞美中国人有梅花这种精神。

( 2 )选择句意,把A或B写在横线上里。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_____

A: 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B: 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3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_____

A: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B: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和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4 )“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5 )外祖父那么喜欢这幅梅花图,为什么在莺儿回国的时候把梅花图送给她呢?

( 6 )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是你最爱的玩具小熊,还是你亲手制作的那个陶罐?是你养了三年的绿毛龟,还是你在海滩上拾到的一只贝売?是爸爸奖励你的那双早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冬夜为你赶织出来的围巾?是好朋友转学时送你的风铃,还是舅舅在你生日时送的那只瓷虎?

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田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人字里行间。字数45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搁浅、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