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 ( 2 )“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这两句话应该读出壮志豪情。 ( 3 )“圆明园的毁灭是________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________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来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
1、[查看原题] 把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新年好”,他气喘吁吁地说:“你家的信。” ______“啪!啪!啪!”有人敲我家的门,在这年三十傍晚会是谁到我家来? ______爸爸连忙把他请进屋,可他说:“不了,还有好几家的信没送呢,谢谢你们!” ______我打开大门,只见风雪中站着一个人,满身是雪,几乎成了雪人。 ______说着,从邮包里取出一封信交给跟在我后面出来的爸爸。 ______说完,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骑着单车飞快地走了。 | ||||||||||||||||||||
2、[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
3、[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噩耗______ 暂时______ 付出______ | ||||||||||||||||||||
4、[查看原题] 按要求填空 ①“障”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是第四声;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故障”在短文中是指:______ ②“绝”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绝”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d、独一无二的; e、极、最 f、绝对。 A、“他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中的“绝”应取______种解释。 B、“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中的“绝”应取______种解释。 |
1、[查看原题] 读句子,填写恰当的叠词。 ( 1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________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 2 )满院子的白光,是________的,________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 3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________的桂树,________的枝,________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________的骨朵儿了。 ( 4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________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 5 )河水的________,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 )解释划线的字。①绿:________
②还:________
( 2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中扛着扫帚,抱着柴火,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
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周跃才模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了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姓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学需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永远不败。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方便—________ 热闹—________ 飞快—________ 温暖—________
( 2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