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古诗文默写。 ( 1 )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 2 )盛年不重来,________。(陶渊明) ( 3 )莫等闲,________,空悲切。(岳飞) ( 4 )多少事,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毛泽东) ( 5 )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 |
1、[查看原题] 选字填空。 拔 拨 泼 点______ ______草 活______ 挺______ 样 祥 详 榜______ ______细 慈______ 安______ 燥 操 躁 急______ 枯______ 做______ 暴______ |
2、[查看原题]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花:A花朵; B形状像花的东西; C作战时受的外伤; D用,耗费 ①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______ ②又是秋天,菊花开得同往年一样灿烂。 ______ ③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 ______ ④整理笔记和完成作业花了我不少时间。 ______ |
3、[查看原题] 按要求填空。 “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它有两个读音:______、______。在“冠军”一词中应读______,在“桂冠”一词中应读______。 |
4、[查看原题] 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___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__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 ④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__ ⑤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______ |
1、[查看原题] 连一连。 七夕 农历九月初九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八月十五 拜双星乞巧 中秋节 农历七月初七 登高插茱萸 |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蜡烛
蜡烛并不起眼。用蜡裹成一根小小的蜡烛,中间穿根芯,就制成了这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蜡烛。
有人说,“蜡烛在现代社会里是落后者”,而我却并不认为蜡烛如此无用。当人们需要它并点燃它时,它就无私的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当人们熄灭它,把它冷落在角落时,它也从来没有发出过半点怨言。这平常很不起眼的蜡烛,品格是多么高尚啊!人类需要这种品格,人类不能没有这种可贵的品格!
望着蜡烛,我不由得想起了无数具有蜡烛品格的人。当你学习获得某项成功时你可曾想到,在这背后,老师正默默地耕耘着,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把知识与爱给了我们;当体育健儿夺得一块块奖牌,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时,人们可曾想到,在这背后,又有多少教练员、陪练员为此付出血;当人们靠现代化机械去劳动,自己轻松之余,人们可曾想到,科学家此刻正不分昼夜地工作着……他们不就像蜡烛一样,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吗?他们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给世界带来无限光明。
我愿化作一支蜡烛,无私的将自己的全部光亮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类,换取大家的光明!
啊!蜡烛,我赞美你!
( 1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卑鄙——________ 索取——________ 紧张——________ 重视——________
( 3 )按要求摘抄句子。①文中写蜡烛精神具体体现的句子:________。
②文中的一个过渡句:________。
③赞美具有蜡烛品格的人的原因:________。
( 4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几类人,还有哪些人具有蜡烛一样的品格?请你模仿第二段的写法,在举出一个例子。当________时,人们可曾想到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