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 )白马西风塞上,________ 。 ( 2 )________,天连水尾水连天。 ( 3 )风雨送春归,飞雪________,已是悬崖________。 ( 4 )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 5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 |
1、[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古诗词三首》内容填空。 ①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______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 村______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从“桑阴”一词 中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象, “也傍桑阴学种 瓜”一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______。 ③《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______。 | ||||||||||||||||
2、[查看原题] 给下面的字,选择合适的字义。 冒:A.向外透;往上升。 B.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冒失;冒昧。 D.冒充。 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______ 我冒着雨欣赏草地上的小花。______ 狐狸假冒老虎来吓唬林中的小动物。______ | ||||||||||||||||
3、[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 ||||||||||||||||
4、[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1、[查看原题] |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 1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 )
②晌:A.晌午。 B.不多时。( )
( 2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课外阅读。
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 到别人面前。
( 1 )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一自然的横线上。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________ 到别人面前。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悄无声息:
②体无完肤:
( 3 )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 )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