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 1 )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 ( 2 )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 ( 3 )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 ( 4 )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
1、[查看原题]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大门 ______的护士 ______的眼神 ______的汗珠 ______的痕迹 ______的人们 |
2、[查看原题] 补充词语。 以______继______ 铁______成______ 囊______夜______ 惊______万______ 猝______而______ 失______落______ |
3、[查看原题] 辨字组词。 仪______ 帜______ 垫______ 悦______ 议______ 识______ 热______ 说______ |
4、[查看原题] 查字典 “胸”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组词______。 |
1、[查看原题] |
秋天向我们微笑(节选)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梁红着脸儿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
几只小小的鸟,
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轻抛。
觅食的小蚂蚁看见了,
衔入小小蚁巢。
满树的黄叶,
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
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
明年春天,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 1 )第一节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派________的景象。①“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秋天来了。________
②从“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这一句,我仿佛看到落光叶子的树木又重新长出新叶。________
( 3 )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的成熟、________的活动、________的飘落和捡起黄叶悄悄珍藏,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迷人,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李斯特巧荐肖邦
1831年某一天,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在巴黎的一个大剧院演出。巴黎市民听说李斯特来演出,争先恐后地到剧院来观看欣赏。
演出将要开始了,李斯特坐在琴凳上。
灯暗了,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奏。优美的旋律,动人的乐曲,使听众陶醉了。
乐曲刚结束,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灯亮了,观众们看见是一位年轻人坐在琴凳上,都惊呆了。这时,李斯特走上台来,向大家介绍了这位年轻人——肖邦。
原来,李斯特为了使肖邦成名,巧设了“换人计”。
台下的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时,肖邦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相关链接】①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的瑞丁,是19世纪最负盛名的钢琴家和最富创意的作曲家之一。他自幼便展现了非凡的音乐才华。他又是音乐史上最了不起的助人为乐者之一,他跟肖邦关系甚好,著有《肖邦传》。②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波兰一个酷爱艺术的家庭,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是李斯特的好朋友。他又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诗人之一。
( 1 )从以上短文中,摘录两个成语,正确抄写在方格中。________的旋律 | ________的乐曲 | ________的掌声 |
________的泪水 | ________地欣赏 | ________地推荐 |
巴黎市民争先恐后地到大剧院来观看演出是因为________。演出将要开始了,________坐在琴凳上。
灯暗了,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奏,都被美妙的音乐________了。
灯亮了,大家看到________,都惊呆了。原来,李斯特巧设“换人计”,是为了________。
( 4 )找出短文中两次响起掌声的句子。第一次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的原因是:________;第二次掌声又响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