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福州市麦顶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抄写诗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______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

______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上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______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______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有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比一比,组词语。

桌______

旗______

捧______

征______

卓______

棋______

棒______

证______

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把下面的词重新排列

少数 全部 没有 一半 多数

______

选词填空。

咬 吃
钻 锄 砍 飞

①林务官把灌木丛______了,把野草______了,鸟儿______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______树叶,______树根,______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改变 改观 改善

②工程师______了原来船体的形状,使轮船航行的速度大大提高了。

③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______。

④森林面貌顿时______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保持
坚持 支持

⑤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小明每天都______锻炼身体。

⑥我们要______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⑦你只要做得对,我们就______你。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词语搭配。

轻灵的 孔雀 轻盈的 骨骼
迟钝的 霸王龙 中空的 行动
凶猛的 鸽子 膨大的 身体
五彩的 马门溪龙 敏捷的 脑颅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1 )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________。 
( 2 )“人们只惊羡她现的明艳!”这里的“明艳”指的是________。
( 3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 1 )下列成语中的“望”字与“望尘莫及”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
A: 德高望重
B: 一望无际
C: 众望所归
D: 喜出望外
( 2 )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A: 列数字
B: 作比较
C: 打比方
D: 分类别
( 3 )文中介绍蜻蜓是飞行之王时写到了飞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4 )用“________”画出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并说说它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5 )“蜻蜓飞上玉搔头”是一句唐诗。你还知道哪些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我心中的秘密》

提示:秘密,是指不公开的,别人不知道的事。这个秘密可能是自己曾做过的好事或坏事,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某个要求或想法,相信同学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且是那么丰富多彩。要求:请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写出来。要真实,不说假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形同陌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