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石家庄中山路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卜算子·咏梅》。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恶:wù ______ è ______ ě ______

干:gàn ______ gān ______

藏:cáng ______ zàng ______

横:héng ______ hèng 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小河 一______浓阴

一______石狮子 一______春雨

一______风景 一______农家风光

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ì

tiě xiān

hóng zhǒng

wān dò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江南田园生活

B.清平乐

C.宋

D.杨万里

E.辛弃疾

F.住宿

G.住宿在新市姓徐老人开的店

( 1 )《宿新市徐公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宿”字是(________) 的意思,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 2 )《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_)”是词牌名,词的作者是词人 (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的词作。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屈原 《春晓》

杜甫 《陋室铭》

刘禹锡 《春望》

孟浩然 《离骚》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释:

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 1 )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 2 )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俄]叶·诺索夫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lián yī),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 1 )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 2 )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 )。
A: 大模大样
B: 昂首挺胸
C: 慢条斯理
( 3 )选文中的白公鹅做了哪些事?( )。

①占地盘 ②赶走猎人 ③招呼人类 ④洗澡呼唤 ⑤与鹅群厮打 ⑥咽鱼饵

( 4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耀武扬威”是一个贬义词,请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他(她、它)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甚至可能是你养的小宠物……你有没有特别的好朋友呢?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呢?请你想一想,写一写。注意抓住具体示例来写,要写出朋友的特点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想知道你的不舍*”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