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济南市槐荫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现代诗更是让我们以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现代诗都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朱光潜说过“诗和音乐一样,______”,不信,请看“这些事______:月明的园中,______,母亲的膝上”。现代诗歌很有阅读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艾青说过“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因此,现代诗的语言表达很独特,“______,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______”,“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______”。现代诗往往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英国的华兹华斯曾经说过“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______”,我们学过的现代诗里,许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填同音字。

tán

泥______ 花______ ______奏 ______话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1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________ ________
( 2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________ ________
( 3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________ ________
( 4 )那柔软的芦花,竞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________ ________

形近字组词

辅______ 蜿______

铺______ 碗______


读读选选

溪______(A.qīng B.qīn)

镜未______(A.mó B.mò)

两相______(A.hé B.hè)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课文欢乐谷。(连一连)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古诗词阅读,回答问题。

忆江南

白居易

【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②何日更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③。吴酒一杯春竹叶④,吴娃双舞醉芙蓉⑤,早晚⑥复相逢。

【注释】①桂子,桂花。②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③吴官: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宦娃宜,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⑥早晚:迟早,或早或晚.

( 1 )这是一组词。“忆江南”是这组词的________,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词写得好,诗写得更好,比如他的诗句:________
( 2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幅画面。
( 3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中三首词赏析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B: 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
C: 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地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 1 )找出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膀(chì cì)________ 头(yǎnɡ rǎnɡ)________

( 2 )多音字组词。

划 huá________ huà________ 创chuànɡ________ chuānɡ________

( 3 )正确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缤纷:________。

②袅袅: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要求: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的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把语句写通顺,字数4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徘徊这个流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