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补充完整《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______ ,______ ,只有敬亭山。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 )《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描写儿童在花丛中捕捉蝴蝶的欢乐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孩子顽皮、淘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课外我还积累一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
( 2 )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________。它在花盆里________,抱着花枝________,所到之处,________。你见了,绝不会________它,它是那样________,天真可爱!
( 3 )________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如果说20世纪是________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 ________的世纪。
照样子写词语。
( 1 )例:平平常常(AABB)________
( 2 )例:又瘦又长(ABAC)________
( 3 )例:可怜巴巴(ABCC)________
找朋友。

wèi______

yì______

pín______

yīn______

A.频

B.茵

C.蔚

D.弋

我可以给“亭”字加上“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我可以给“亭”字加上“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遭受 太空 穿越 火星

发射 失败 实施 苍穹

飞离 地球 研制 计划

遨游 卫星 探索 飞船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 1 )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 3 )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_______。
( 4 )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马鞍藤是南部海边常见的植物。它的花介于牵牛花与番薯花之间,但比前两者花形更美、花朵更大、气势也更雄浑。因此,它盛开的时候就像开大型运动会似(sì shì)的。

马鞍藤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力,在海边的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甚至给它灌溉海水都可以存活。有的根茎藏在沙中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这又美又强盛的花,在海边,竟很少有人会欣赏。与马鞍藤背道而驰的是马蹄兰,马蹄兰的茎叶都很饱满,能开出纯白的恍若马蹄的花朵。它必须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但又怕大风大雨。大雨一下就会淋破它的花瓣,大风一吹又会使它的肥茎摧折。

这两种花名有如兄弟的花,却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zhì zhī),当然,因为这种特质也有了不同的命运。马鞍藤被看成是轻贱的花,顺其自然生长或凋落,绝没有人会欣赏、采摘 (zhaí zhaī);马蹄兰则被看成珍贵的花并被珍爱着,而它最大的用途是用在丧(shāng sāng)礼上,它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

( 1 )选出短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似________ (sì shì) 质________ (zhì zhī) 摘 ________ (zhaí zhaī) 丧________ (shāng sāng)

( 2 )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饱满________ 欣赏________ 合适________

( 3 )马鞍藤的生命力非常强盛,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

A: 在海边德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
B: 给马鞍藤灌溉海水都可以存活。
C: 藏在沙中的根茎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D: 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怕大风大雨。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①绿树成荫
②鲜花遍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脆弱的玫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