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 1 )欲将轻骑逐,________。
( 2 )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
( 3 )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 4 )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
( 5 )________,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________。
( 6 )茅檐低小,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全神______

______七______八

______高______下

______身______骨

______山河


看拼音,写词语。

shāo jiāo

shǒu liú dàn

dā la

dù ju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è yīng

mò fáng

gē bó

mó g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填空。

《巨人的花园》是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巨人的花园______变化,说明了______ ,要学会______的道理。

给形近字组词

驶______ 捎 ______ 橡______ 缓______ 货______

驭______ 稍______ 像______ 暖______ 资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我会词语搭配。

范围 亮光 苇絮 自若

负着 上升 北风 飘荡

使劲 重担 惊慌 呼啸

发出 扩大 镇定 失措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1 )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A: 《赋得古原草离别》
B: 《登鹳雀楼》
C: 《静夜思》
( 2 )“能不忆江南?”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 3 )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 4 )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穿着母亲(féng fèng)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shān shàn),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 1 )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
( 2 )作者认为“天窗”的作用是什么?( )
A: 可以凝望天空,看到天上的景色。
B: 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 3 )选择拟人句( )。

①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②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 4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书包太小了,如果书包可以变大一点就好了;如果下雨天书包可以变成雨伞那就更好了……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东西用起来不方便?你想对它如何改进?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一写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这个女人我爱定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