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青岛市四方区鞍山二路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酒逢知己千杯少,______。

②老鼠过街,______。

③早起多长一智,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拼音,写汉字。

wéi chí cái fù bēn chí

______ ______ ______

jià shǐ hào mǎ

______ ______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维护 爱护 保护

① 爸爸倒在了______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② 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______家人。

③ 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______我们的地球。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解救—______ 逐渐—______ 奇怪—______

愚蠢—______ 凶残—______ 狡猾—______

组词。

弋______ 蜥______ 幻______ 频______

戈______ 晰______ 幼______ 颁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遭受 太空 穿越 火星

发射 失败 实施 苍穹

飞离 地球 研制 计划

遨游 卫星 探索 飞船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②影:月光的影子。③下:顺流而下。

( 1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
A: 峨眉山的影子
B: 月光的影子
( 2 ).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_______,交通工具是________。
( 3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4 ).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默读短文,按后面的要求做。

小岛的故事

在太平洋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岛。一百多年前,______,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小岛上——火山爆发了。

火山爆发一个月后,科学家来到岛上,只见火山灰盖满了整个小岛,山谷中只剩下焦黑的树干,四周一片寂静。它会变成一座死岛吗?三年后,牵挂着小岛的科学家又来到岛上,他们欣喜地发现在内陆的火山灰上长出了一些植物。在海边,还有椰子、刺桐等顺着海水漂到岸上来。在岸边,他们还发现了刺桐等的幼苗。

火山爆发十几年后,科学家再次来到岛上,那些幼苗已经长大了。更让人高兴的是,还有许多小动物也踏上了小岛,比如螃蟹。

小岛上的动植物会多起来吗?会的!许多渔船常到小岛附近捕鱼。渔夫有时会到岛上转转,粘在他们衣服上的植物种子会掉在岛上生根发芽。当植物的枯枝和落叶腐烂并和火山灰混合后,这样的土壤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丰富营养,树木就长得更茂盛了。只要有树木,就会有鸟儿光临,鸟儿也会把种子传播到岛上来,于是岛上有了柿子、榕树。植物越来越茂盛,种类也越来越多。用了差不多四十年,整座小岛又重新变绿了。

火山爆发九十九年后,又一拨科学家来到岛上,他们______动植物的各类更多了。随着时间推移,森林越来越茂盛,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动物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岛上的物种会一直增加,直到恢复原来的蓬勃生机。

就这样,不需外力只需时间,历经百年小岛又恢复了它美丽的容颜。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 1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横线上

喧闹——________

减少——________


( 2 )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果然

依然

突然

忽然

发生

发明

出现

发现

在太平洋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岛。一百多年前,________,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小岛上——火山爆发了。

火山爆发九十九年后,又一拨科学家来到岛上,他们________动植物的各类更多了。

( 3 )被火山扼杀了生机的小岛上,为什么后来会有了植物?用“——”在文中标出。为什么这些植物会长得茂盛?用“~~”在文中标出。
( 4 )为什么说小岛恢复美丽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如想发明会飞的鞋,会飞行的木屋,多种功能的汽车等来方便我们的生活,想一想,将你想发明的东西介绍给大家吧!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必要哭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