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海口市第九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叶公好龙,______。
②竹篮打水,______。
③芝麻开花,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春风 ______的脚步

______的童年 ______的小树

______的音符 ______的版图

______的希望 ______的空气

______的宝库 ______的祖国

选词填空

精确 正确

①他对答如流,而且完全______②这次任务要求很高,计算结果一定要______

比一比,再组词

蔬______

碌______

脆______

戚______

疏______

绿______

危______

威______

根据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ní qiū

yè xiào

kè bě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shǎng wǔ

mén kǎn

zhēng zhá

sā huǎ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把下列有关联的词语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冰心的三首短诗,回答问题。

繁星(八三)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繁星(一〇一)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

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

繁星(一〇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吗?

( 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①无从查考;毫无根据。________

②宠爱慈惠。________

( 2 )整体感悟。

前两首诗描写的是浓浓的________之情,第三首诗体现的是________。

( 3 )诗句赏析。

①“你恼我么?”一句体现了作者( )。

A.对弟弟的惧怕 B.对亲情的珍惜

C.对弟弟的歉意 D.对弟弟的安慰

②“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说明诗人( )。

A.为勉强弟弟感到惭愧

B.爱欺负家人

C.与弟弟感情深厚

D.空闲时间较多

③第三首短诗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__,说明母爱是伟大的,在母亲面前,连感恩的话都会被消融。

( 4 )通过对这三首短诗的解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理解

铅笔的用途

纽约里士满区贝纳特学校的学生永远都会记得贝纳特牧师向他们讲述的有关铅笔用途的故事。

在此之前,他们都认为铅笔只有一种或两种用途:写字或是绘画。可贝纳特牧师的讲述让他们惊(呀 讶)万分:原来,一枝铅笔可以有无数种用途。

铅笔在直尺缺席时 可以用来画直线 可以用来赠(zèn zèng)送给朋友 表示友爱 铅笔芯可刮成粉 充当临时的润滑(剂 济) 可以用铅笔屑拼成装饰画 将铅笔按等份截取 可以做成象棋和玩具车的轮子 抽掉笔芯的铅笔可当作野外遇险时吸石缝中的水的吸管 削尖的铅笔可以作为小螺丝刀 甚至作为自卫的工具

学生听后大受启发:既然一枝铅笔都可以有无数种(zhòng zhǒng)用途,作为人来说,当然更应该有多种用途。他们毕业后,纷纷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很多人都调(tiáo diào)换过工作,却从没有人失业,生活得非常乐观。

(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形或读音。

( 2 )在第三自然段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 3 )原来,学生们认为小小的铅笔只能________或________,可听了贝纳特牧师的讲述后,才发现它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后悔的时候?比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很后悔;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很后悔;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很后悔……请你以《我很后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350字。

提示:先想一想自己做过的后悔的事,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情,语句要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獨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