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诗句《独坐敬亭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查看原题] 多音字组词。
| ||||||||||||
2、[查看原题] 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壹______ 贰______ 叁______ 肆______ 柒______ 捌______ 玖______ 岳______ 湘______ | ||||||||||||
3、[查看原题] 选择正确的读音。 bā pā 扒______开 | ||||||||||||
4、[查看原题]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妈妈生气地说:“抄袭别人的作业是不对的!” ______为了应付星期一的检查,我借了张名的作业来抄。 ______一个星期天,我因为贪玩没有做作业。 ______我惭愧地说:“妈妈,我错了,我一定改正。” ______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______不料,这件事被妈妈发现了。 |
1、[查看原题] 把下列有关联的词语用直线连接起来。 |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 1 )理解词语的意思。姗姗来迟:________。
白雪皑皑:________。
( 2 )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__的雪花 ________的金晖 ________的树枝
( 3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人________。这是一首抒情诗,以________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________。诗中的白桦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________的象征。母亲的“听觉”
她听不见。28岁那年,工厂里一次意外爆炸,让她失去了听力。那一年,她的儿子才三岁。
一个在人生半途失去听力的人是可怜的,她要比那些天生失聪的残疾人更痛苦。她整日以泪洗面。
是的,失去听力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用自鸣壶烧开水,她听不到。水烧干了,最后电线引起自燃,她闻到了焦味,冲到厨房,冰箱、电饭煲、微波炉全毁了。
这个世界太喧嚣,但是她却听不到。
一个春日,她陪儿子到僻静的江滨画素描,儿子口渴了,她离开儿子买饮料。
这之后的许多事让人们奇怪。一个远处钓鱼的老者在喊:“有个孩子落水了快救命!”只见一个拿着可乐的女人突然舍了手中的饮料,飞奔向江滨。她奔跑的速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一只鞋也跑飞了。到了江边,她毫不犹豫地跃入江中,把那个不断沉浮的孩子托了起来。
落水的是她的儿子,幸亏她能“听到”。
但是,她却听不见。围观的人后来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一个聋子怎么能听到有人在喊“救命”?
现在,如果有人说耳朵是唯一的听觉器官,我不信。除了耳朵,我们身体上的所有器官都会产生“听觉”。只要有爱。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喧闹—________
偏僻—________
迟疑—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