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读诗《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①我能从“______” 中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②我能从“______”中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③我能从“______”中感受到桃花盛开江水涨起来了。
|
1、[查看原题] 把加下划线的部分改成成语。 ( 1 )白公鹅走起路来慢慢腾腾,不慌不忙。 ________ ( 2 )饭罐已经没有一点儿东西。 ________ ( 3 )白鹅吃起饭来,三眼一板,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________ ( 4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能吸引人们注意。 ________ | ||||||||||
2、[查看原题] 填写近义词。 邀请—______ | ||||||||||
3、[查看原题]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悄:qiāo______ qiǎo______ 没:méi______ mò______ 佛:fó______ fú______ 曲:qǔ______ qū______ | ||||||||||
4、[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①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②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③了。
溪水因枯涸④见石更清洌⑤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⑥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①乌桕(jiù):落叶乔木,叶子呈菱形,秋天变红。②归泊:诗中指归船。
③寥廓:高远空旷。④枯涸:干涸,没有水了。⑤清洌:水清。⑥梦寐:睡梦。
( 1 )诗人描绘了一组乡村秋景图,每一小节诗都是一幅画。第一小节是(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
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蛰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
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 1 )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