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蜂》。 |
1、[查看原题] 比一比,再组词。 偷______ 愉______ 彩______ 采______ |
2、[查看原题] 换偏旁变新字。 径---______、 ______ 伴---______ 、______ 狐---______、 ______ 缤---______、 ______ |
3、[查看原题] 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 1 )纳米指的是在0.1纳米的尺度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________ ( 2 )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________ ( 3 )用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用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________ |
4、[查看原题] 组词填空 静: ①我们考试的时候都要保持______的头脑,认真地答题。 ②______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 ③看了《开国大典》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 精: ④小君制作的飞机模型很______。 ⑤从这只小木船看出明明的手艺是很______的。 ⑥这台仪器很______。 ⑦______的工艺品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⑧人们称赞牙雕工人的______技艺。 翻: ⑨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______。 ⑩他把这本德国名著______成了中文。 ⑪夜深了,可我躺在床上______,怎么也睡不着。 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有了______的变化。 |
1、[查看原题] 连一连。 迷人的 歌声 奇幻的 藤叶 好听的 风景 碧绿的 丝绸 闪烁的 低语 明洁的 竹笋 纤细的 星星 鲜嫩的 云彩 |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默写古诗。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____。
( 2 )“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ú 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 1 )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①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________
②形容不断积累。________
③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 ________
( 2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 )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4 )花(费 废)________苦(恼 脑)________
他(向 像)________ 著名学者朱熹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