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陆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读诗《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①我能从“______” 中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②我能从“______”中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③我能从“______”中感受到桃花盛开江水涨起来了。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照样子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例: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拔草引蛇——______

白脖老鸹——______

白菜帮子——______

写出近义词

信奉—______ 违背—______ 固执—______ 宣布—______

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相看两不,只有敬亭山。______

诗句:______

读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wéi bèi

shuān zhe

tuō zh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jiě shì

xuān bù

gù zhí

dǎn dà wàng wé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植物代表的含义连一连。

杏树 气节

竹子 和平

橄榄枝 英雄

木棉树 幸福


柏树 长寿

枫树 顽强

胡杨树 热情

柳树 挽留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①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②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蜻蜒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将句中描写的景物写出来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②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③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周庄的夜

王剑冰

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拔 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 暄)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 珠)灿烂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的,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的反差如此强(列 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我就慢慢沉入进去,感觉时间的走动。

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选自《绝版的周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划(拔 拨) ________ (喧 暄)闹 ________

一(株 珠) ________ 强(列 烈)________

( 2 )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小船 一________石板 一________小树

一________灯笼 一________老屋 一________流水

( 3 )“周庄睡在水上。”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________。
( 4 )闻着那沁心润肺的芳香,梦也会有颜色的。你觉得作者的梦会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一件(高兴、后悔……)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哦!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