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荆门市金虾路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诗《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 。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 1 )很高(________),我得奖了。
( 2 )听到爸爸说要带我去旅游,我(________)奋极了。
( 3 )日(________)篱落无人过。
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①说;②路;③线条;④方法、技术;⑤用言语表示情意;

Ⅰ崎岖的小上,满是荆棘。______

Ⅱ这本来就是一件微不足的小事。______

Ⅲ我发现老师的书上画了不少横。______

Ⅳ让我们向奥运会上的志愿者们一声感谢。______

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______

把词语补充完整。

响______去霄 无遮无______ ______不可及 欲出又______

见死不______ 争先______后 ______无其事 鱼______而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________,《白鹅》一课写了鹅的叫声________,步态________,吃相________。
( 2 )老舍先生笔下的猫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猫的________。
( 3 )老舍先生写的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________是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个__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请将下面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敏捷
拥挤 健康 昏暗 慌忙 幸福 繁华

衰弱
迟钝 宽松 痛苦 明亮 镇定 荒凉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
( 2 )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 3 )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儿子的高质量人生

儿子长大了。他一方面夜以继日地学习,期望自己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一方面又童心依旧,抵挡不住电脑游戏的诱惑,时不时地在电脑游戏中大战一番。

儿子刚上中学时,“望子成龙”的我们就抱回一台电脑,同时也请回了电脑家庭教师——学习软件,还给孩子买了一些游戏软件。当时儿子真是在班里风光一时。

有人说,教育软件都是家长买的,游戏软件才是孩子要的。此话不假,孩子以学习电脑、做练习为名,却以玩游戏告终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忍不了了,游戏战场被迫从“地上”转入“地下”,终于有一天,“地下”战场被围剿,全军覆没。

我的儿子平时努力学习,按时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任务,当然也在作业之后,念念不忘自己的游戏。作为父母,我们尽量少说,以便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放假了,儿子的时间更充裕了。复习功课之余,儿子的精力几乎都放在电脑游戏上了。我们虽然担心,但是仍然控制自己少说话,静观儿子的变化。有一天,儿子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自己学习过的电脑知识编一个小游戏?半夜他偷偷爬起来研究,一晚上下来还真鼓捣出点名堂一一屏幕上两个小人伸胳膊踢腿,你一拳他一脚,打得还挺热闹。压根儿就没想到玩游戏还能激发孩子的想像 力,更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我们突然醒悟:应当好好鼓励儿子,让儿子干自己喜欢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看到一篇文章《能将游戏作为职业多好》。儿子手舞足蹈,大呼:“英雄所见略同,这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口出狂言:“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我要以游戏开发为职业,要拿玩游戏当饭吃,要享受高质量的人生!”

我们笑着看着儿子,心想:儿子长大了,有主意了。既然人家横下一条心,自己打下百分之百的保票,做家长的怎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呢!

( 1 )从“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这句话,你看出文章中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

( 2 )文中从什么地方看出儿子在“享受高质量的人生”?

( 3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大自然是一位神工巧匠。不管你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总有一个让你念念不忘的美丽的地方,请你把游览过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大家,注意按照你游览的顺序,把印象深刻的景物特点写清楚。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三国的黎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