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
1、[查看原题] 形近字组词。 梅______ 麦______ 唯______ 蛱______ 海______ 青______ 惟______ 峡______ | ||||||||||||||||
2、[查看原题]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屏息______(pínɡ bǐnɡ) 净角 ______(jiào jué) 开辟 徜徉______(shànɡ chànɡ)污垢 ______(ɡòu hòu) 金晖 ______(huī jūn) 绽放______(zhàn dìnɡ) | ||||||||||||||||
3、[查看原题] 选字组词。 厉 励 鼓______ | ||||||||||||||||
4、[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
1、[查看原题] 词语搭配。 轻灵的 孔雀 轻盈的 骨骼 |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 1 )文中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