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黎川县熊村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机不可失,______。 ②人往高处走,______。 ③三百六十行,______。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完成填空。 ①作者的游览的地点是______,时间是______。游览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最后______。 ②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特点是______,再写了______,特点 是______,然后写了______,特点是______。 |
填空 ①《忆江南》作者______,朝代______。
②《刺勒歌》是一首北朝______。 |
做汉字加减法,并组词。 氵+ =______ ______ 侍-イ=______ ______ 耳+只=______ ______ 讨-讠=______ ______ 月+卑=______ ______ 稿-禾=______ ______ |
查字典。 “居高临下”中的“临”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_,音节是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剩______画。“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临摹;②靠近,对着;③将要;④来到,到达。在这里应选______。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 1 )《小池》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 2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中的“惜”“爱”用得好,谈谈它们的好处何在?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辩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燃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1 )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
( 2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3 )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的原因是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题目:我的“自画像”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以及主要经历。字数不少于40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答案
1、 | 【第1空】时不再来 【第2空】水往低处流 【第3空】行行出状元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第2空】4月14日 【第3空】山路 【第4空】外洞 【第5空】孔隙 【第6空】内洞 【第7空】出洞 【第8空】洞口外 【第9空】突兀森郁 【第10空】洞口 【第11空】像桥洞似的,很宽 【第12空】外洞 【第13空】大
 |
2、 | 【第1空】白居易 【第2空】唐 【第3空】民歌 |
3、 | 【第1空】汤 【第2空】喝汤 【第3空】寺 【第4空】寺庙 【第5空】职 【第6空】职业 【第7空】寸 【第8空】尺寸 【第9空】脾 【第10空】脾气 【第11空】高 【第12空】高兴
 |
4、 | 【第1空】L 【第2空】lin 【第3空】丨部 【第4空】8 【第5空】②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答案
1、 |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答案
( 1 )泉眼,细流,树阴,荷叶,蜻蜓
( 2 )惜: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爱:给绿树以生合,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第1空】有云时日出
【第2空】天边有黑云
( 2 )【第1空】反问
( 3 )【第1空】因为海上日出的景色很优美,景象很壮观,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