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饶县广饶镇宋王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王维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写的《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可谓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桃红复含宿雨,______”,“萋萋春草秋绿,______”。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词,他看到农家悠闲的幸福生活,写出了“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的诗句。在检校山园的时候,看到小孩们偷偷地扑打着山园里树上的梨和枣,也觉得兴趣盎然,写出了“______,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______”的诗句。范成大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杨万里则抓住了“______,______”这幅让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盛放的菜花地里小孩子那活泼的身影。杜甫在江畔独自散步,看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的锦绣美景。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永生的眼睛》内容填空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______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______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词语归类

豌豆 荒凉 箢箕 富裕 辣椒 箩筐

扁担 茄子 肥沃 莴笋 锄头 贫瘠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公园里各色各样的花都开了______红的像火______粉的像霞______蜜蜂______蝴蝶在花丛中飞舞______柳条______杨树枝在微风中摇曳______看着这美丽的景色______我情不自禁地说______多么诱人的春天啊______

按意思写词语。

①悲伤凄惨。______

②严厉地处罚。______

③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______

④心中不服,感到气愤。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 1 )节选的诗文中( )
A: 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 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 都是静态描写。
D: 都是动态描写。
( 2 )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误。

①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②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③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④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 3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sì shì)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yīng
yì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 1 )选择文段中括号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挤满 摆满)________了人 ________(sì shì)的

(惊奇 奇怪)________地叫起来 反________(yīng yìng)

( 2 )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事件:________

( 3 )用“________”画出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 4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学到很多本领,但万事开头难,在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以“第一次 ”为题,把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不少于350字。

提示:可以写一写你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参加比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承诺、成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