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安福路第二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句子补充完整。
( 1 )________迪斯尼乐园________开放了。
( 2 )________瀑布________流下来。
( 3 )________汽车在________奔驰。
( 4 )老奶奶在________讲________故事。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意思写词语。

①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______

②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______

③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______

④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______

⑤会合,集中;凑在一起。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bēi cǎn

gān zàng

pēn shè

suǒ l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qū hán

měng shòu

jìng pèi

jiù yī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你知道下列景观的所在地吗?查阅资料填一填。

布达拉官——______ 黄山——______

颐和园——______ 秦兵马俑——______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jīn B.jìn

______要问

______止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迷人的 歌声 奇幻的 藤叶

好听的 风景 碧绿的 丝绸

闪烁的 低语 明洁的 竹笋

纤细的 星星 鲜嫩的 云彩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白桦四周徜徉着,

玉立着这棵白桦, 姗姗来迟的朝霞,

在灿灿的金辉里,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闪着晶亮的雪花。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 1 )这两节诗句重在表现白桦的________。
( 2 )诗人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写出白桦________的精神,“玉立”写出了白桦的________,表现出它的________。
( 3 )“灿烂的金辉”,衬托它的________。“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________。
( 4 )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________的手法准确地描摹了________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________,更加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撒尿小英雄于连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派出一个坏家伙溜进市政府的地下室去搞破坏。这个地下室里放着好多好多火药, 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 会引起巨大的爆炸。那么多的火药能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庆胜利的人们也都会被炸死。

再说这坏家伙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慌忙溜走了。这着了火的导火线,还“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人们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男孩来到小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那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不行了。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哇!真灵,这泡尿竟把火浇灭啦!

(选自《聪明少年故事·外国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光十色—________  万分危急—________

( 2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造句。

关联词:________

造句:________

( 3 )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 4 ).第4自然段讲于连机智救险的经过,条理清楚,扣人心弦.请简要地概括事情发展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小英雄于连救了全城的人,布鲁塞尔人民会怎样纪念这件事呢?想一想,写一写吧。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题目:我的“自画像”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以及主要经历。字数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已落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