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古诗《望洞庭》并解释诗意。 望洞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诗意:______。 |
1、[查看原题] 给句子加标点。 ①______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______我冲着爸爸哭喊______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______也应该完整地离开______ ②父亲接着说______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______你们会为我自豪______ | ||||||||||||||||
2、[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
3、[查看原题] 选择正确的读音。 孔隙______(xī xì) 似乎______(sì shì) 一簇______(cù chù) 贴着______(tiē tī) 即使______(jí jì) 臀部______(tún diàn) 蜿蜒______(wān wǎn) 系绳子______(jì xì) | ||||||||||||||||
4、[查看原题] 加偏旁,变新字。 劳——______ ______ 每——______ ______ 易——______ ______ |
1、[查看原题] 巧妙连一连。 春天 白雪一片
夏天 鲜果飘香 秋天 鲜花盛开 冬天 绿树成阴 |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释:
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 1 )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2 )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昭君出塞(节选)
王昭君自愿出塞(sāi sài),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chán dān)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dàn tán)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选自《王昭君传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 )选择恰当的读音。出塞(sāi sài)________
单(chán dān)于________
弹(dàn tán)起________
( 2 )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牛马布野:________
万物复苏:________
( 3 )王昭君为什么自愿出塞,远嫁异族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一件事。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写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