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忠县石子乡中心小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积累填空。
( 1 )我能从“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两句诗中想象出篱笆稀疏、小路幽深、树荫斑驳的郊野田间景象。
( 2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描写老翁老妇互相逗趣、取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 )《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仍然盛开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鲲鹏______ ②九天______

③勃勃______ ④勇于______

⑤震______欲______ ⑥嫦娥______
出自神话传说的:______
形容人物品质的:______
形容环境的:______


先解释划线词的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
( 1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兴尽:_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

( 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_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

读下面的话,写出破折号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______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

______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上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______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______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有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词语搭配。

A B

维持 家电 热烈 反对

维护 秩序 强烈 鼓掌

维修 和平 壮烈 牺牲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风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1 )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 2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
C: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江南

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

石桥下,还有水中的桥,还有人和伞,狗和栀子花,竹笠,卖蒸糕的担_____子,都在潋滟的波光中,晃_____着影儿。

河的两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马转阁的回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楼、书场、酒肆;还有住家户,住家户后门的石梯坎,姐儿妹儿们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们的印花头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蕈;

她们轻柔的话语,像燕子归来,在弹奏呢喃的春歌。

在桥上,桥下,篾箩里,是鲜活的鲥鱼、刀鱼、鲑鱼。

竹篮里,是水灵的荸荠、莲藕、慈姑、菱角。

小街,虽是用石板铺的,但却像是泡在水里,像一条条河道港湾,腥也腥得有味儿,润也润得有味儿……

也许,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苏州评弹_____,那轻柔俏丽的丝弦之声,

那比西施更美、更为聪慧的少女。

也许,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担________子 晃________着 评弹________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俏丽—________ 聪慧—________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古老—________ 陡峭—________

( 4 )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5 )“也许,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作者描写了江南一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处地点,表达了对江南风光、人情的________之情。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你游览过哪些地方,仿照课文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些你喜欢的修辞方法,写出你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不少于350字,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在不同的国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