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天津市敬华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人在屋檐下,______。
②滴水之恩,______。
③众人一条心,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写出近义词

爱慕—______ 遨游—______ 葱茏—______

读拼音,写词语。





chuān suō

liú lián

liú chànɡ

kē kē bàn
b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qiǎo rán

línɡ xìnɡ

fēi xiánɡ

huā fán yè
m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选择填空。
( 1 )【qī xī】 树 ________

【suí suì】 道 ________

( 2 )【膨 澎】 ________胀 ________湃 ________化

【末 未】 期________ ________尾 ________来

【辟 僻】 开________ 偏________ 精________

比一比,再组词。

居______ 原______ 榴______

剧______ 愿______ 留______

据______ 源______ 溜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

课文写作的顺序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

第二部分 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

第三部分 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

第四部分 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

第五部分 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

第六部分 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1 )在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翁(wēn ǎo):________

赖(wú wáng):________

(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②《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③“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④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3 )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_____(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_____(反映 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_____(凝固 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 1 )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 2 )“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比喻和拟人
( 3 )找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找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
( 4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5 )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我的“自画像”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你可以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也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①突出自己的特点;②书写规范、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瘦尽灯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