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教科院实验小学分部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古诗《望洞庭》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读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zhuāng shì

hè xié

shǎng w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auì dào

yōu lǜ

méng lóng

shēng qì bó b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婴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秀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司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给形近字组词

蓝______ 鸥 ______ 舰______ 漠______ 幻______

篮______ 殴______ 航______ 模______ 幼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fán xīng

màn miè

téng luó

bō tāo

duǒ c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ò shuǐ
pínɡ

jiāo chā

zhǐ huī

jiào liàn

nèng lǜ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植物代表的含义连一连。

杏树 气节

竹子 和平

橄榄枝 英雄

木棉树 幸福


柏树 长寿

枫树 顽强

胡杨树 热情

柳树 挽留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白桦四周徜徉着,

玉立着这棵白桦, 姗姗来迟的朝霞,

在灿灿的金辉里,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闪着晶亮的雪花。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 1 )这两节诗句重在表现白桦的________。
( 2 )诗人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写出白桦________的精神,“玉立”写出了白桦的________,表现出它的________。
( 3 )“灿烂的金辉”,衬托它的________。“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________。
( 4 )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________的手法准确地描摹了________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________,更加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光了。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 1 )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 )
A: 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
B: (雷)鸣;(炮)击;(火药)爆炸。
C: 赶;驱逐。
( 2 )文章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_______。
( 3 )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 4 )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一件(高兴、后悔……)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哦!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说我猥琐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