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邕宁区中和乡那才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诗文《江畔独步寻花》内容填空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写反义词。

寂静—______ 舒服—______ 微弱—______ 严肃—______

填空。

“剂”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烫”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虱”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 1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________
( 2 )顿时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________
( 3 )有些恐龙动作敏捷。 ________
( 4 )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________
按要求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不论______,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酿蜜后,______?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蜂。这首诗描绘了______的情景,赞颂了蜜蜂______的精神。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 1 )本诗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________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________。
( 2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________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________。
( 3 )诗的第二小节,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________”。
( 4 )“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郦正元智取日寇手枪

1945年初,陵口中山桥桥旁的大寺里,盘踞着三十多个日寇。郦正元打入寺内做勤杂工,利用这个身份,跟寺内的三个日寇小头目(混 浑)熟了。

5月的一天(旁 傍)晚,郦正元准备了三壶白酒,一包花生果,两碟炒黄豆,把三个日寇小头目约进自己的小木屋喝酒。郦正元佯装不会喝酒,却一个劲地为他们斟酒。大约喝了个把小时,三壶酒所剩无几,三个日寇已有了几分醉意,只顾猜拳喝酒,对郦正元毫无戒备。此时,郦正元趁机帮他们把上衣和身上的手枪一齐脱下来,放到门板后面。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郦正元看看时机已到,就立即站起身来,拎起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转身出门并把门带上。

出了小木屋门,郦正元把手枪与枪带分(fèn fēn)别藏(cáng zàng)在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香灰和垃圾的两只小箩筐里,而后挑起两只小箩筐就向大寺大门走去。大门旁站岗的两个日寇见是寺内的勤杂工,便没(察 查)问,郦正元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大门。

当天夜里,郦正元步行二十多里,把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送到访仙一地下联络点,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河南区区长张利群。从此,郦正元也就离开了日寇据点,参加了抗日地方武装。

(选自《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选编本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 1 ).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

(混 浑)熟________

(旁 傍)晚________

分(fèn fēn)别________

藏(cáng zàng)在________

(察 查)问________

( 2 ).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毫无戒备: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

( 3 ).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画出来。
( 4 ).郦正元是怎么从日寇手中拿到武器的?
( 5 ).你觉得郦正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能带你飞向蓝天的木屋,有能变化颜色的衣服,有穿梭时空的飞船…你最想发明的是什么呢?请你来写一写,要写清楚它的样子以及功能,句子要通顺,字数400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失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