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根据诗文《江畔独步寻花》内容填空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 |
1、[查看原题] 写反义词。 寂静—______ 舒服—______ 微弱—______ 严肃—______ |
2、[查看原题] 填空。 “剂”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烫”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虱”是______结构,共______画,读音是______。 |
3、[查看原题] 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 1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________ ( 2 )顿时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________ ( 3 )有些恐龙动作敏捷。 ________ ( 4 )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________ |
4、[查看原题] 按要求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不论______,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酿蜜后,______?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蜂。这首诗描绘了______的情景,赞颂了蜜蜂______的精神。 |
1、[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
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 1 )本诗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________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________。郦正元智取日寇手枪
1945年初,陵口中山桥桥旁的大寺里,盘踞着三十多个日寇。郦正元打入寺内做勤杂工,利用这个身份,跟寺内的三个日寇小头目(混 浑)熟了。
5月的一天(旁 傍)晚,郦正元准备了三壶白酒,一包花生果,两碟炒黄豆,把三个日寇小头目约进自己的小木屋喝酒。郦正元佯装不会喝酒,却一个劲地为他们斟酒。大约喝了个把小时,三壶酒所剩无几,三个日寇已有了几分醉意,只顾猜拳喝酒,对郦正元毫无戒备。此时,郦正元趁机帮他们把上衣和身上的手枪一齐脱下来,放到门板后面。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郦正元看看时机已到,就立即站起身来,拎起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转身出门并把门带上。
出了小木屋门,郦正元把手枪与枪带分(fèn fēn)别藏(cáng zàng)在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香灰和垃圾的两只小箩筐里,而后挑起两只小箩筐就向大寺大门走去。大门旁站岗的两个日寇见是寺内的勤杂工,便没(察 查)问,郦正元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大门。
当天夜里,郦正元步行二十多里,把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送到访仙一地下联络点,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河南区区长张利群。从此,郦正元也就离开了日寇据点,参加了抗日地方武装。
(选自《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选编本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 1 ).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混 浑)熟________
(旁 傍)晚________
分(fèn fēn)别________
藏(cáng zàng)在________
(察 查)问________
( 2 ).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毫无戒备: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
( 3 ).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