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读诗文《望洞庭》填写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 |
1、[查看原题] 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花园 ______的果子 ______的军刀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鲜花 ______的新娘 ______的苦痛 ______的海面 | ||||||||||||||||
2、[查看原题]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旗杆 ______的船头 ______的壮举 一______阳光 ______的笑声 ______的冰霰 | ||||||||||||||||
3、[查看原题] 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 1 )纳米指的是在0.1纳米的尺度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________ ( 2 )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________ ( 3 )用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用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________ | ||||||||||||||||
4、[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1、[查看原题] 把下列有关联的词语用直线连接起来。 |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 1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一棵树一座楼
去香港旅游,有一座大楼不可不看,那是太古大厦;有一棵大树不可不看,那是一棵百年老榕树。楼和树相依相伴,好像长在了一起。
为了盖一座大厦,砍伐或者移走几棵树,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可在香港,在香港的繁华热闹之地,香港人所做的却不是使树让楼,而是让树和楼尽可能地和平共处。
为了繁荣,楼是要建的;为了保护一棵树,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为了确保老榕树在施工中安然无恙,建设者拿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然后双方再商议出最佳的施工方案。这个方案是先完成万无一失的榕树保护工作后,才能在老榕树下掏石取土盖楼。结果是建设者就地造了直径18米、深10米的一个特大树盆,用以固定好这棵老榕树,接下来才转到在大树盆下破土动工修建太古大厦。在修建大厦之前,光为护树一项就花了近2390万元港币!
太古大厦在大榕树下慢慢加高,一朵绿云般的树冠仿佛是一台巨大的空调器,源源不断地给出力流汗的大厦建设者送来凉气。大厦竣工后,成为多余的大树保护设施才被清除。人们从楼底乘电梯或滚动扶梯到大厦顶层,走出后门,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榕树便突然间映入眼帘,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1 )题目中的“树”指的是________,“楼”指的是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它们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如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请你仿照《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文的写法,写一首诗。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