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不怕一万,______。

②君子一言,______。

③多个兄弟姐妹多条路,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 1 )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会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句中下划线的词语“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醉人”分别写出了绿、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让描写更________、更________,我也会仿写这样的词语:红得________、白得________。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1 )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 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________。
( 3 )观________烽烟,识________好汉,叹________艰难,惜________梦断。

看拼音写词语。

qì zhònɡ

shǔ yú

hào mǎ

wéi chí

jīnɡ zhàn

kuì zè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jié jū

ān wèi

jīng zhàn

kuì zè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ōng jǐ

xǐ yuè

ān wèi

fán nǎ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诗句与作者,并将作者的朝代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月黑雁飞高 飞雪迎春到 罗隐

众鸟高飞尽 单于夜遁逃 王昌龄

风雨送春归 孤云独去闲 卢纶

黄师塔前江水东 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白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杜甫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春光懒困倚微风 毛泽东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1 )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 2 )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 3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内容?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鹰的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七十岁。为什么鹰会有这么长的寿命?(源 原)于它在四十岁时必须作出(艰 坚)难而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渐渐变得十分沉重,因为此时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飞翔变得非常吃力。

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万分痛苦的更新过程,等待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 需)尽全力飞到山顶,在悬崖筑巢,停留在那里。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个个拔掉,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根拔掉。等到新的羽毛长出来时,老鹰又开始飞翔,获得再活30年的生命。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作出困难决定,开始一个自我更新的(历 厉)程。( )把旧的思想、旧的习惯抛弃,( )能使我们获得重生再次起飞,创造崭新的未来。

(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2 )选择恰当的汉字。

(源 原)于________

必(须 需)________

(艰 坚)难________

(历 厉)程________

(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
( 4 )从短文中找出鹰重生的过程,用“________”画出来。
( 5 )我们了解了鹰的重生,那人的重生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的重生?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快乐作文。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坐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的?利用你的奇思妙想,当一次科学家去发明创造吧!可以先画下来,再写下来。注意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题目:我发明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非得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