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苏州市常熟市东南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背背写写。
( 1 )孤帆远形碧空尽,________。
( 2 )两岸青山________,孤帆一片________。
( 3 )________,不知其可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落:luò ______ lào______

冠:guān______ guàn______

结:jié ______ jiē______

率:shuài______ lǜ______

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______

②三月的桃花水,难道没有催促村民们开犁播种吗?______

③三月的桃花水,日夜不停地、快乐地向前流淌。______

④小草和麦苗在春天里谈心。______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赖】A.依靠;B.责怪;C.不好,坏;D.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

( 1 )你欠别人的钱,这个账是不掉的。________
( 2 )这件事大家都有责任,不能哪一个人。________
( 3 )我们团队今天顺利完成任务,有于大家的努力。________
( 4 )今年庄稼长得真不。____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______、______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______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______和______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______的材料,讲究______的工艺、手艺______和保证产品______;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______、弄虚作假、______的行为而辞掉工作。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巧妙连一连。

春天 白雪一片








巨人的花园




夏天 鲜果飘香

秋天 鲜花盛开

冬天 绿树成阴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补全词,完成练习。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_。

( 1 )补全诗句
( 2 )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
(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 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 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 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 4 )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_______。最后一句中“_______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 5 )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 1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高耸直市,形容山势的险峻。________

②形容山石突兀、重叠。________

③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________

( 2 )填空。

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段话运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修辞手法。

( 3 )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老人,巨象,骆驼……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书包太小了,如果书包可以变大一点就好了;如果下雨天书包可以变成雨伞那就更好了……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东西用起来不方便?你想对它如何改进?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一写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乐活青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