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广丰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按照课文原句填空。

( 1 )眼前________,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________,我又感觉________,准会________,________。《记金华的双龙洞》

( 2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________的暴雨里,在________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_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__。《夹竹桃》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多音字组词。

薄 bó ______

báo ______

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qiánɡ  qiǎng)大     ______(jiě  xiè)放
______(qiánɡ  qiǎng)     姓______(jiě  xiè)
______(dān  dàn)任         ______(zhāo  zhào)见

比一比,组词。

格______略______ ; 辩______辫______ ;错______腊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sī chóu

xuàn lì

xiān xì

______

______

______

cuī cù

qín xián

chuī y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千里马 老实、勤恳工作的人 纸老虎 一毛不拔吝啬的人

老黄牛 有才干的人 变色龙 外强中干的人

百灵鸟 歌声动听的人 铁公鸡 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领头羊 勤劳的人 应声虫 驯顺的奴才

小蜜蜂 领军人物 哈巴狗 随声附和的人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 1 )这是一首( )。
A: 送别诗
B: 山水诗
C: 咏物诗
( 2 )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 3 )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______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4 )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 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 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 5 )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黑板上的解剖图

自上卫生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上就画有人体解剖图,表明身体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解都留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没有提起它。最近一次测验时,我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上面只写了一道试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全班同学提出抗议:“我们从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写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些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集起来,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告诫我们,“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 1 )选词填空。

①一幅 一副

对面的墙上挂着________有些苍白的画,画中的人板着________令人有些惶恐的脸。

②不止 不只

a、这条路我________走过一次呀!我心想。我有些害怕了。

b、河水________可供灌溉,且可用来发电。

( 2 )老师第一天在黑板上画人体解剖图的用意是________。
( 3 )从这篇文章中你明白了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在作者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想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那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来写写,可以从多角度入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漫步、在寂寞的路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