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合肥市建设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把成语补充完整。

汗流______背 迷______不解 ______名其______

人______马______ ______轰______炸 ______开______笑

辨字组词。

僻______

慕______

碍______

荧______

避______

摹______

得______

莹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稻田 一______扣子

一______大河 一______方案

看拼音,写词语。

xī shēng

zhuó yuè

chén jìn

kǎi xuá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líng jiù

fù gài

yí tǐ

níng g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课文欢乐谷。(连一连)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①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②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蜻蜒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将句中描写的景物写出来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②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③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整整埋藏了七十多个年头

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的一个广场上.时间约在1943年。当时,一队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那些高大的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______你照着写了,我们______放了你。”一个日本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

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出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新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 “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

小孩拿起小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柱上。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于是又在木柱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獄。经过一个月的关押折磨,小孩______已经气息奄奄,______他就是不向日本兵求情,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

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

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爷爷……

( 1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 2 )“名堂”在文中的意思是“结果”,请你用这个意思写一句话。
( 3 )日本兵让小孩写那六个字的意图是:________
( 4 )小孩偏偏反着写那六个字,是因为________
( 5 )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对文中日本兵的________感到愤怒,一定会被小孩________的精神震撼。。
( 6 )读了文章,你想起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请选择一个简单写下来。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背后的谎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