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杭州金成外语学院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积累填空。
( 1 )我能从“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两句诗中想象出篱笆稀疏、小路幽深、树荫斑驳的郊野田间景象。
( 2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描写老翁老妇互相逗趣、取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 )《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仍然盛开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出自______(朝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____。像这样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很多,我还知道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mù bù zhuǎn jīng

chà nà

xiāng biān

duó m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iàn bié

tòng kuài

qí guān

fā tò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读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______

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操心劳神。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以景迷人,人更陶醉。"二三月间,________地吹拂着,________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________。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 2 )以诚待人,人更真诚。"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 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 ________,自己轻轻地走进去,________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 3 )以物喻人,人更纯洁。"樟树本身却有-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________。即使当它________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___。”
( 4 )以德感人,人更崇高。读了本册语文书,值得我们学习得太多。我们要学习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学习祁黄羊做事________的美德,学习叶欣________的精神,学习公仪休________的品质。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 1 )这两个小节分别从静、动两个方面描写了________。
( 2 )诗人写到“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呢?写出你的理由。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恐龙的灭绝之谜

恐龙是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巨大动物。它们的体形之巨大远非今天的大象,犀牛和河马所能比拟。

如今这个世界似乎已成了哺乳类动物占统治地位的天下,可是中生代则是爬行动物的极盛时代。梁龙是恐龙家族中身体最长的种类,它的骨架从头至尾长达26.5米,骨胳重量将近30吨。身长24米的雷龙骨胳重达50吨。腕龙、梁龙和雷龙这3种身躯巨大的动物都是素食者——以植物为主食。它们的形体都具有头小脖子长,四肢粗壮发达的特点。

猛龙(霸王龙)是食肉恐龙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身长14米,高约5.5米。猛龙是那时候地球上食肉动物的世界之最。

翼手龙是会飞的恐龙,身手轻捷的翼手龙只有麻雀那么小,而巨大的羽齿龙(羽翼龙),它那带皮膜的双翼展开时,竟有7.5米的展幅。

恐龙在生物进化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但是,这种巨大的动物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其在地球上灭绝的命运。这是因为气候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毕竟有限,而恐龙的胃口实在惊人。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机体没有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而在与机体更为完善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惨遭淘汰出局。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比拟——________ 辉煌——________ 灭绝——________

( 2 )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3 )本文介绍的恐龙有________。
( 4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可爱的家乡

要求:①抓住家乡景物特点。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恩、想伱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