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苏州市常熟市海虞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 1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__。(艾青)
( 2 )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朱光潜)
( 3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________。(华兹华斯)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对近义词写下来。

启发
珍贵 阴沉 凝视 深沉 启示 松懈

沉寂 注视 慰藉 阴森 霸气 沉静 珍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遗憾—______ 壮观—______ 失望—______ 明显—______ 温暖—______

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从前有一个鱼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______

②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______

③我把你从海里劳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______

④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______

照样子,写出表示绿色的词语。

墨绿、草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千里马 老实、勤恳工作的人 纸老虎 一毛不拔吝啬的人

老黄牛 有才干的人 变色龙 外强中干的人

百灵鸟 歌声动听的人 铁公鸡 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领头羊 勤劳的人 应声虫 驯顺的奴才

小蜜蜂 领军人物 哈巴狗 随声附和的人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①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②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蜻蜒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将句中描写的景物写出来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②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③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主人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骡子疼得直叫唤,赶紧跑出了菜园。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傍晚时才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隐隐感到疼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_______出卖我,_______又吹捧我?”

“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

(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2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心中充满欢喜的情绪意愿。________

②按道理应当这样。________

( 3 )铃铛响了两次,骡子认为它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自己,铃铛认为自己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骡子。
( 4 )联系文章想一想,骡子和铃铛能成为好朋友吗?请说明理由。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快乐作文。

本单元诗歌中有表达母爱的,让我们深深地感动。这次习作就以母爱为主题,写一下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