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景德镇市第十九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 1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__。(艾青)
( 2 )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朱光潜)
( 3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________。(华兹华斯)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āi ái)______ 呻(yín yīn)______ 烧(huǐ huí)______

(chà péng)______ 木(xiè xiāo)______ 察(jué jiào)______

读课文《扁鹊治病》填空

扁鹊认为,病在______,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______,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______,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______ ,只能等死,医生再也______了。

阅读课文,在表格中填写作者想象的依据。






作者的想象

想象的依据

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______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

______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______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______


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_____(诗句)”。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①千里马 ①比喻声音动听的人

②老黄牛 ②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③百灵鸟 ③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④领头羊 ④比喻老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⑤小蜜蜂 ⑤比喻勤劳能干的人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四月的日子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半是烂漫半是辉煌

我们的爱是溪流 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

母亲的爱是海洋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芨芨草上的露珠 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又圆又亮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

( 1 )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春风这些意象,来表现母爱________的特点。
( 2 )想一想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又圆又亮”和“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都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的理解。
( 4 )本诗和冰心的《繁星(一五九)》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是一棵有别于其它绒伞似的榕树。
    在两旁楼房的阻挡下,它发展得有些畸形。粗糙的树干歪歪斜斜地将自己的枝叶伸到小路,遮盖了路灯。然而后面的枝叶在失去阳光的养育下,变得枯黄、稀少。咋看有点像一位驼背的老爷爷,某条枝干上还挂着一个陈旧的秋千。
    春去秋来,大榕树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个年头,岁月的痕迹在它的腰身上添了一圈又一圈。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小孩变成大人,大人变成老人。然而,居民们却渐渐地抱怨起这老街坊。因为它的丑,它的碍路,它的遮光,它的……大榕树晃动着叶子,很是无奈。面对这一切,它无言以对……
    当推土机吹着它的号角声势浩荡地走进村子时,大榕树便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不出所料,一阵无声的惨痛刺穿晴空,然后又无息地消散。
    没有了秋千,也没有了小孩的欢声笑语;没有了树阴,也没有了妇女们的家常闲谈;没有了大树,也没有了生气活力。一切都归于沉寂。人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到似乎远离了一位老朋友,一下子都变得孤独了起来。这时,有人在感叹:“其实榕树也很美。”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________    陈旧——________    消散——________

( 2 )文中的“畸形”是指________。
( 3 )“居民们却渐渐地抱怨这老街坊。”“老街坊”指的是________。抱怨它是因为________。
( 4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 5 )这时,有人在感叹“其实榕树也很美。”“这时”是指什么时候?听到这话你想对他说什么?
( 6 )给文章加个题目。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优点、长处。比如有的人爱动脑筋,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勇敢坚强,还有的人在音乐、美术、小发明等方面有特长……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以“夸夸 ”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对他人的赞美之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恋你的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