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佛山澜石霍藻棉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描写其他季节的诗句也很多,填一填,背一背。

①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杜牧《山行》)

④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⑤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⑥千山鸟飞绝,______。(柳宗元《江雪》)

⑦柴门闻犬吠,__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⑧______,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拼音,写字词。

在作文《我最爱的宠物》中,我这样jiè shào______小花猫妮妮:它十分guāi qiǎo______,常常用舌头tiǎn______自己的jiǎo yā______,别看它shòu xiǎo______,却是攀爬的高手,一下子就能爬上院子里高高的xiàng
rì kuí______。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进______(cuō chuō) 花______(kuí guí) 求______(qí
qǐ)

______(gǎn hàn) 迹______(kuī wū) 雪 ______(xiāo xiè)

看拼音,写汉字。

juān kuǎn

máng mù

yǎn kuàng

______

______

______

lǚ cì

zūn shǒu

lǒu b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写出下面的词语说的是哪一类人。

千里马:______ 老黄牛:______

旱鸭子:______ 变色龙:______

百灵鸟:______ 领头羊:______

哈巴狗:______ 纸老虎:______

铁公鸡:______ 应声虫:______

井底蛙:______ 地头蛇:______

落水狗: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
( 2 )“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去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 1 )从文中摘抄“他”要求独立的表现。
( 2 )不少父母对子女的事包办代替,从选段中作者对待侄儿的做法中,你有何感想?
( 3 )简答题。

①“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问题:“小心”反映了他说话时什么样的心态?

②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问题:“他”为什么悲哀?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心理?“我”以后为什么“不去破坏他和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题目:我的“自画像”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以及主要经历。字数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屋及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