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兰州市七里河区二十里铺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比比看,谁的积累多。
( 1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
( 3 )《蜂》中的名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
( 4 )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
( 5 )________,近水远山皆有情。
( 6 )________,只有敬亭山。
( 7 )生于忧患而________。
( 8 )天行健,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比一比,再组词。

罢______ 巷______ 亚______ 秀______

摆______ 港______ 哑______ 绣______

微______ 散______ 壳______ 缺______

徽______ 澈______ 壶______ 缸______

拼一拼,写一写

zhěn duàn

zhèn hàn

zāo tà

______

______

______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染:A用燃料着色;B感染;沾染。
①来染绿了大地。______
②马涛染上了感冒。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小河 一______浓阴

一______石狮子 一______春雨

一______风景 一______农家风光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植物代表的含义连一连。

杏树 气节

竹子 和平

橄榄枝 英雄

木棉树 幸福


柏树 长寿

枫树 顽强

胡杨树 热情

柳树 挽留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重点片段品析。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 1 )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 3 )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

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容易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 1 )选字填空。

驰 弛

漠 摸

奔________ 疾________ 松________ 一张一________

沙________ 冷________ 抚________ ________索

(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________ 寸步难行——________

( 3 )填空。

人们受________启发,给船装上了________,使船航得更快;受________的启发,制成了________,航速提高近一倍;受________的启发,设计出________;模仿________,制成了________;受到 ________的启示,研制出________;参照________的原理,发明了“________”,制成了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请写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超&禧歡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