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古诗。 ( 1 )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 2 )稚子金盆脱晓冰, ________。敲成玉磬穿林响, ________。 ( 3 )________,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 ________。 ( 4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
1、[查看原题] 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词义。
①自秦朝以来,黄土高原气温转寒。______ ②独立自主______ | |||
2、[查看原题]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晋察冀______ 姥姥______ 塞在______ 挪回______ 枕头______ 胸脯 | |||
3、[查看原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路人 一______芦花鞋 一______污迹 一______雪屑 一______叹息 一______刺骨的寒冷 | |||
4、[查看原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水平______ 山清______ |
1、[查看原题] 词语搭配。 轻灵的 孔雀 轻盈的 骨骼 |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坐在家里的文同却急忙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的下开了。
原来,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看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各种气候下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总是一挥而就,根本不用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他说:“文同画竹,成竹早已在胸中了。”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
请你根据提供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要求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