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王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按照课文原句填空。

( 1 )眼前________,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________,我又感觉________,准会________,________。《记金华的双龙洞》

( 2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________的暴雨里,在________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__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__。《夹竹桃》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iàn

cì shā

bǎng jià

biǎn qu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lǐ cǎi

cháng wèi

gǔn tàng

yào j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补写词语。

笑逐______开 自言自______ ______ ______荡荡 无______不______

______华______贵 ______将______报 下______无______ ______头______发

给形近字组词

哲______ 复 ______ 塔______ 试______ 妄______

暂______ 夏______ 搭______ 拭______ 忘______

找出反义词,再写下来

你呼我应 高低不平 此起彼落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迷人的 歌声 奇幻的 藤叶

好听的 风景 碧绿的 丝绸

闪烁的 低语 明洁的 竹笋

纤细的 星星 鲜嫩的 云彩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读《望洞庭》,回答下列问题:
望洞庭
唐 (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 1 ) 唐________

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 。

( 2 )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 3 )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__ 比作了__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__ 的特点。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 1 )文章划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第二个“休息”________。
( 2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从容不迫:________。

恼羞成怒:________。

( 3 )用曲线画出两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 4 )这篇文章讲了________的事迹,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的精神。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

,请听我说(若选此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照书信格式写一篇作文。书信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②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愚蠢的女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